吕隆
吕隆(?—416年),字永基,籍贯凉州姑臧人,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 [1] ,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。公元401年,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,拥立吕隆,改元神鼎。吕隆即位后,诛杀豪族,树名立威,内外扰攘不宁,人人不能自保。公元403年,在南凉和北凉夹攻之下,吕隆被迫投降后秦,后凉灭亡。后秦皇帝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,公爵照旧。公元416年,吕隆因与其子吕弼谋反而被诛杀。

后凉末帝吕隆(?-公元416年),略阳(今甘肃天水)人。字永基。氐族。是开国君主吕光弟吕宝之子,母亲卫氏。十六国时期后凉第四位皇帝,亦是末任君王。

 

吕隆少年姿貌俊美,善于骑射,是个风流少年。懿武帝吕光末年,吕隆拜为北部护军,封健康公,稍历显位,极有声望。

 

公元401年(后凉咸宁三年)二月,吕隆弟吕超杀灵帝吕纂,拥立吕隆。吕隆面有难色。吕超说:如今好比驾着龙上了天,怎么可以处于下层呢!吕隆于是即天王位。吕超事先在番禾得到一个小鼎,认为是神灵降下的吉兆,大赦天下,改年号为神鼎。追尊父亲吕宝为文皇帝,母亲卫氐为皇太后,妻子杨氏为皇后。因弟吕超有辅佐之功,拜为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辅国大将军、司隶校尉、录尚书事,封为安定公,追谥吕纂为灵皇帝。

 

公元401年(神鼎元年)三月,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讨伐后凉,吕隆与其交战,被打得大败,秃发利鹿孤强行迁移后凉二千多户居民而回。五月,魏安人焦朗派使者去劝说后秦皇帝姚兴的部将姚硕德道:吕氏因前秦的动乱,在此州发号施令,自从吕光去世,他的儿子们竞相动起干戈,不顾及德政法纪,推行残酷的暴政,饥饿流亡,死了一多半人,唯有哭着向昊天倾诉,可是精诚没有得到上天的感应。伏惟明公道义超过前贤,地位尊贵分掌陕地,应当兼并弱者而攻伐昏昧者,治理一方,从沉沦中救出生灵,在玉门推行美好的政治。在篡位夺权的时候,不难获得成功。焦朗派妻子和儿子去作人质。姚硕德于是率部众到达姑臧。他的部将姚国方对他说:“如今军队远征三千里,后面没有增援,是用兵的大难题。应当显示强大的实力,向敌方表现出威风勇武。他们以为我们远道而来,必定会拼死迎战,就可以一战而平定了。”姚硕德听从了他的意见。吕超出战,大败逃回。吕隆收集散兵,环城固守。

 

当时后凉东部的人多数想叛投别处。同年八月,将军魏益多又煽动民心,于是图谋杀死吕隆和吕超,事情暴露,吕隆将他诛杀,受牵连而死的有三百多家。在这种情况下群臣上表请求和姚兴通好,吕隆不同意。

 

吕隆在位时多杀豪望,不得人心,结果使后凉人人自危,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,人们生活无法维持,还在姑臧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景象,十多万人活活的饿死,生存下来的一部分要求出城活命,吕隆怕引起连锁反应,坑杀了几百人。又不断受到北凉及南凉攻击,国势日衰。

 

公元402年(神鼎二年)二月,沮渠蒙逊带兵进攻姑臧。吕隆遣派使节向秃发利鹿孤求救。秃发利鹿孤派广武公秃发傉檀率骑兵1万前去救援吕隆,还没有赶到,吕隆就已经把沮渠蒙逊的部队打垮。沮渠蒙逊请求与吕隆讲和结盟,并把粮谷一万多斛遗留下来,送给吕隆,留以救济饥民。

 

公元402年(神鼎二年)十月,南凉景王秃发傉檀攻打姑臧。

 

公元403年(神鼎三年),北凉、南凉围后凉都城姑臧,吕隆不得已派吕超向后秦主姚兴请求纳土归降。姚兴立刻派将军齐难带领4万大军,开入后凉,接受吕隆投降。吕隆乘坐白马素车,在半路上跪迎,同时派官员代他告别祖庙说,我们不遵从太祖遗训,连续的骨肉相残,终于导致北凉和南凉乘机攻逼,没有办法,只好献地归附后秦,现在我将去东京,特此与太祖在天之灵告别。这时,吕隆失声痛哭,连后秦的将士见了也都心酸难受。吕隆随之东迁,后凉灭亡,亦是五胡乱华时期第九个灭亡之国。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,公爵照旧。

 

公元416年(后秦弘始十八年),吕隆受后秦皇帝姚兴子广平公姚弼谋反案牵连,被杀。

 

杨氏,在吕隆即位之前娶她为妻。公元401年(咸宁三年),吕隆与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后自立,立杨氏为王后。公元403年(神鼎三年),吕隆请迎后秦军,杨王后随吕隆一起被迁至长安。后吕隆被杀,杨氏则不知所踪。